英雄王成原型:被俘回国后被批斗,90岁卖鞋垫谋生
| 招商动态 |2017-06-25
2017年6月25日,朝鲜战争爆发47周年,人们的思绪再次被拉回那场悲壮的战役中去。
朝鲜中央社发表了气吞美国如虎的评论和综述,称:朝鲜战争是美国发动的蓄谋已久侵略战争,朝鲜是美军唯一战败的战争,在东方核强国、世界火箭宗主国朝鲜面前,美国永远不应忘记失败的历史。
评论没有说明朝鲜战争的真正发动者,也没有提及中国志愿军参战的历史。
“向我开炮!”《英雄儿女》中的“英雄人物”王成,手持爆破筒冲入美军之中同归于尽,其悲壮成为中国一代人的情结。
蒋庆泉,王成的原型。这位银幕上的“英雄”现实中却命途多舛,在炮火中,蒋庆泉中弹后昏迷中被美国俘虏。和其他志愿军被俘人员一样,回国后遭打压,身负党内警告,被遣农村,饱受“一朝为俘,终身耻辱”的痛心之苦。
“我是战俘不是英雄”,一直是压在蒋庆泉心头的罪结。为了谋生,年近9旬的蒋庆泉,天天上街卖鞋垫……
蒋庆泉,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大岭村人。20岁时加入了解放军。1952年入朝作战,被分配在23军67师201团5连担任步话员。
1953年4月18日,他参加了石岘洞北山守卫战,全连全部阵亡,只剩任步话员的他和10多个伤员,自己被美方一发炮弹把震昏死过去。醒来时已躺在美军医院。
战地记者洪炉为此写出报道,蒋变身为英雄王成出现在银幕上。
但因蒋被俘,回国后被接受审查,他每日需认罪写检讨。
从此以后蒋庆泉再也不提那段“风彩”的经历,包括自己的媳妇。
1964年《英雄儿女》在全国放映,影片中王成和那句“向我开炮”举国上下人人皆知。但蒋庆泉看到这部电影时,全身颤栗,掩面大哭。但他却不敢提起自己的那段经历。
1966年的文革中蒋庆泉的档案被造反派翻出,蒋庆泉被说成是叛徒,经常被拉去批斗。直到1981年,有关部门宣布取消对他的处分。
直到2010年,当年报道“王成”原型的战地洪炉找到了蒋庆泉,此后蒋庆泉的故事开始为外界所知。
蒋庆泉被当成招商“招牌”
自从“英雄王成”真人现身后,蒋庆泉一下子成为舆论的焦点,各地电视台纷纷请他登台亮相;锦州地方政府也利用他做招商引资的“活招牌”,未进大岭村即见路边及天桥上有巨幅广告,上书“战斗英雄在大岭 向我开炮第一人”。
但“志愿军英雄”的美名并没有给蒋庆泉带来任何实惠,尽管地方政府打着他的旗号大作宣传,也从没给过他任何好处,相反对他到外边诉说过去几十年的遭遇还指责有加。
蒋庆泉现在住的是20年的老房子。每到逢集就推着一辆生锈的三轮车,拉着老伴去集市上卖用一针一线缝制的、一元钱一双的鞋垫,来补贴家中油盐酱醋的开销。
蒋庆泉不出门的时候,就在家写回忆录和一些打油诗:“疆场吾失态,友失我还在;失阵陷囹圄,战俘名声坏。”
2011年春节,辽宁省锦州市大岭村的蒋庆泉老汉接到北京老战友洪炉的
